決策力決定領導力。
在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領導者每天都要面對不同層級的決策:從營運策略、預算分配,到人事安排、品牌定位。每一次選擇都可能左右企業的績效與未來方向。
那麼,該如何在資訊不完全、壓力龐大、利害關係錯綜的情況下,做出兼具理性與判斷力的決策?答案在於——運用合適的決策模型。
本文將介紹五大常見的管理決策模型,逐步說明理性決策方法的六個步驟,協助管理者在不同情境下做出更精準、以數據為基礎的選擇。同時,我們也會探討如何運用像 Plaud.ai 這類的 AI 決策支援工具,讓整個決策流程更加高效、透明與可追蹤。

為何決策力決定領導力?
作為領導者,決策是一項無法逃避的責任。
有些決策影響輕微,頂多關係到團隊內部的流程;但也有些決策足以形塑公司的未來,牽動預算、策略與市場地位。
要讓決策真正創造「商業價值」,不只是憑經驗與直覺,更需要一套能夠結構化思考、量化分析、減少偏誤的系統方法。
這正是決策模型(Decision-Making Model)存在的價值所在。
什麼是決策模型?
決策模型是一種系統性框架,協助管理層在眾多選項中選擇最具效益的行動方案。它提供清晰的分析路徑,讓團隊在目標與判斷標準上達成共識。
一個完善的決策模型應包括以下要素:
- 明確的問題定義
- 決策期限與責任歸屬
- 各方案的評估依據與理由
- 成功的衡量方式
在高風險情境下,單憑直覺往往不足。結構化的框架能有效降低主觀偏見、提升透明度,並使決策更具說服力與一致性。
同時,決策模型也帶來組織的一致性與信任。
當團隊明白每次決策都有清楚流程可循時,不僅執行更順暢,也能更容易向內部與外部利害關係人解釋決策依據。這樣的透明度與可預測性,正是現代領導力的關鍵。
五大主要決策模型
不同情境需要不同的決策方式。
像財務投資這類高風險議題,顯然需要比「午餐要吃什麼」更嚴謹的思考架構。以下是企業常用的五大決策模型:
- 理性決策模型(Rational Decision-Making Model)
- 有限理性決策模型(Bounded Rationality Model)
- ACA 倫理決策模型(Ethical Decision-Making Model)
- DARE 決策模型
- 直覺決策模型(Intuitive Decision-Making Model)
1️⃣ 理性決策模型
理性決策模型是一種最具邏輯性與可追蹤性的決策方法,強調以資料與分析為基礎,從多個方案中找出最佳解。
此模型的重點是比較各方案的優缺點,並依據客觀標準來判斷。由於過程耗時,通常不適用於日常瑣事,而是適合重大決策,例如:
- 產品是否進行市場擴張
- 是否導入新系統
- 是否進行企業併購
以亞馬遜(Amazon)為例,當公司考慮從磁帶備份轉向雲端儲存(Amazon S3)時,他們評估了成本、耐用性、速度與可擴展性等因素——這正是理性決策模型的實踐。
在台灣企業環境中,像 台積電(TSMC) 在評估新製程技術或資本支出時,也採用類似架構:建立多維度指標,逐步量化風險與報酬。
2️⃣ 有限理性決策模型
由諾貝爾經濟學家赫伯特.賽門(Herbert Simon)提出的「有限理性」概念指出,人類無法在所有資訊完備的情況下做出完美決策。
因此,這個模型主張在有限時間與資源內,尋找「夠好」的方案,而非「最好」的方案。
💡 有限理性決策步驟
- 定義「最低可接受標準」
- 搜尋符合該標準的方案
- 一旦找到可行解,立即執行,不再耗費時間比較其他選項
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時間緊迫或資訊不足的情況。例如系統出現重大異常、客服中心大量退件、或是供應鏈突發中斷時,若再花數小時分析比較,可能造成更大損失。
舉例來說,長榮航空在航班延誤處理上常採取「有限理性決策」,以「確保乘客安全與準時起飛」為主要標準,迅速決策航線調度或班次更改。
3️⃣ ACA 倫理決策模型
在企業面臨道德與聲譽風險時,倫理決策模型能幫助領導者做出「正確」而非僅僅「有效」的選擇。
此模型由美國諮商協會(ACA)發展,用於確保決策符合公平、誠信與問責原則。步驟包括:
- 了解問題與相關背景
- 應用倫理守則與組織政策
- 找出替代行動方案
- 分析各方案的後果
- 選擇最具道德合理性的方案
- 執行並持續檢討
在台灣市場,像醫療、金融、教育等產業特別重視倫理決策。
例如 國泰金控 在 ESG 投資決策時,會根據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永續表現作為篩選條件,即便報酬率略低,也避免投資高污染或違法企業。這就是 ACA 模型的實際應用。
4️⃣ DARE 決策模型
DARE 模型由「定義(Define)、評估(Assess)、回應(Respond)、評價(Evaluate)」四步驟組成,是一種靈活、結構化且快速的決策策略。
| 步驟 | 說明 | 關鍵行動 |
|---|---|---|
| Define (定義) | 確認目標與限制條件。 | 明確問題範圍 |
| Assess (評估) | 比較各選項的可行性與風險。 | 風險報酬分析 |
| Respond (回應) | 採取最合適的方案。 | 果斷執行行動 |
| Evaluate (評價) | 回顧成果、調整策略。 | 追蹤與學習 |
這種模型特別適用於需要即時反應但又不能失去系統性的場合,例如:危機管理、專案變更、或行銷活動的快速迭代。
以台灣科技業為例,華碩(ASUS) 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常利用 DARE 模型來進行設計方向決策:先定義使用者痛點,快速原型測試,再依結果調整策略,形成高效率的創新循環。
5️⃣ 直覺決策模型
直覺決策模型依賴經驗、直覺與創意,是企業領導者最個人化的決策方式。
雖然風險較高,但有時「分析太多反而錯過時機」。
在資料不足或變化極快的環境下,直覺往往能補足理性模型的侷限。
應用建議如下:
- 相信累積經驗能指引方向
- 發現他人忽略的模式
- 在分析拖慢決策時果斷行動
- 用創意思維找到非典型解法
例如 LINE Bank 在推出首波行銷活動時,即憑團隊經驗判斷「年輕族群偏好數位便利性」,採取低門檻開戶策略,成功打開市場。這就是直覺與數據結合的成果。

實務示範:理性決策的六個步驟
理性決策模型通常包含六個關鍵步驟,能幫助企業從問題定義到執行檢討都保持一致性:
步驟一:定義問題與決策負責人
建立一頁式決策摘要(Decision Brief),內容包含:
- 精確的問題描述
- 預算、期限與檢討日期
- 可衡量目標
- 替代方案與潛在風險
- 負責人與利害關係人
- 支援資料(報告、研究、筆記連結)
這份文件能讓團隊迅速聚焦,減少溝通落差。
💡 Plaud Note 提示:透過 Plaud Note,可自動生成會議逐字稿並轉化為決策摘要,節省大量整理時間。
步驟二:確定成功標準
沒有明確的成功定義,團隊容易各說各話。常見標準包含:
- 成本效益
- 與公司策略一致性
- 實施速度
- 永續與長期影響
- 對利害關係人之正面影響
步驟三:設定權重
不同決策的優先順序不同,可透過分數或百分比設定重要性。
例如:
範例權重分配:
- 成本:40%;
- 速度:25%;
- 品質:20%;
- 可擴展性:10%;
- 執行容易度:5%。
這樣的量化設計讓比較更客觀。
步驟四:產生可行方案(含現狀)
腦力激盪時務必將「現狀」納入比較基準。
例如在評估 ERP 升級方案時,與現行系統比較能更清楚看到變革的成本與風險。
步驟五:依據證據評估並打分
使用數據與報告作為依據,避免主觀偏見。Plaud Note 可完整記錄討論內容,讓後續回顧更精確。
步驟六:選出方案、指派責任並設定檢討日期
選定方案後,務必指派執行負責人並設定檢討機制。
利用 Plaud Note 的 AutoFlow 功能,可自動將決策摘要同步至 Google Docs 或 Slack,並轉化為具體任務,讓決策確實落地。

關於決策偏誤的提醒
再好的模型,也可能被人性偏誤所干擾。
經典例子如柯達(Kodak),1975 年發明數位相機卻選擇忽視創新,最終錯失市場。
常見偏誤包括:
- 錨定偏誤(過度依賴初始資訊)
- 確認偏誤(偏好支持自身觀點的資料)
- 現狀偏誤(固守舊有做法)
- 沉沒成本謬誤(因既有投入而持續錯誤決策)
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
使用像 Plaud Note 這樣的 AI 工具,可記錄完整討論內容,幫助領導者以事實而非記憶做判斷,降低偏誤風險。
用工作管理工具追蹤決策
追蹤決策與做出決策同樣重要。若無紀錄,團隊容易遺忘決策內容、原因與責任歸屬。Plaud 工作管理工具能確保全程透明:
- 將所有決策、筆記與行動項目集中管理。
- 即時跨平台分享更新。
- 指派負責人與截止日期。
- 建立可供回顧與稽核的紀錄。
立即體驗 Plaud Intelligence,每年可節省超過 260 小時,全面提升生產力。
🚀 立即免費試用 Plaud
常見問題(FAQ)
- Q:最佳的決策方法是什麼?
- A:重大決策採理性模型,時間緊迫時可用 DARE 模型;若資料不足則結合直覺;在高度監管產業則建議使用倫理模型。
- Q:決策期限應設多久?
- A:大型決策建議留出約一週蒐集資料,小型決策則以 2–3 天為宜,避免拖延。
- Q:當資料不完整時該如何決策?
- A:依據現有最佳證據,權衡風險,並結合團隊經驗。Plaud 的逐字稿與 AI 摘要能幫助你發現潛在模式,避免遺漏關鍵洞察。
決策,是領導力的試金石
在現代企業中,決策不只是選擇,更是建立信任與文化的過程。
領導者若能運用科學化模型結合 AI 工具,將直覺轉化為可驗證的洞察,就能讓每一次會議、每一項專案,都朝著明確的方向前進。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不只是「做決策」,而是用系統化思維掌握決策藝術,創造真正可持續的商業價值。
想讓團隊的每一次會議都能產出可執行的成果?立即體驗 Plaud Note,用 AI 自動紀錄、整理與追蹤決策流程。
從今天起,讓你的領導力不只是決策力,更是「行動力」。👉 立即體驗 Plaud No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