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摘要?2025 年必學「會議摘要」全攻略,善用 AI 神器效率翻倍!

什么是摘要?2025 年必學「會議摘要」全攻略,善用 AI 神器效率翻倍!

由於我們每天都要處理大量訊息,「摘要」技能至關重要。本文詳細介紹如何有效率地提取和組織文本中的重要部分,以及使用人工智慧工具的實用方法。使用 Plaud Note,您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地轉錄和總結音訊。摘要可以顯著提升資訊處理能力。

 


你是不是也常常開完會,看著錄音檔跟滿滿的筆記,頭就開始痛?🤯

  • 剛剛老闆到底說了什麼?
  • 客戶的需求重點是哪個?
  • 下週的待辦事項(Action Items)有哪些?

會議一場接一場,資訊量爆炸,如果只會把所有內容「複製貼上」,那份會議記錄大概沒人想看,連自己日後回顧都覺得痛苦。這時候,學會「抓重點」、寫出精準的會議摘要,就成了上班族跟學生的必備神技!

這篇文章將帶你從頭到尾搞懂:

會議摘要到底是什麼? 跟流水帳筆記差在哪?
寫出專業摘要的 4 大步驟。照著做,老闆也稱讚!👍
超級推薦的 AI 會議神器 - Plaud Note,讓你徹底告別加班寫紀錄的惡夢!

💡 什麼是會議摘要?
會議摘要是將冗長會議的核心內容,去蕪存菁後,用精簡的語言重新組織的文稿,其目的在於讓未參與者也能快速理解重點。

會議摘要到底是什麼?跟筆記有什麼不一樣?

簡單來說,「摘要」或「要約」(Summary) 就是從一堆資訊(像是文章、錄音)裡,抓出最重要的核心內容,然後用精簡的話重新組織起來。

它跟單純的「筆記」不一樣:

  • 筆記 📝:可能很亂、很零散,想到什麼寫什麼,主要是給自己看的。
  • 摘要 ✨:有邏輯、有架構,去蕪存菁,目標是讓沒參加會議、沒讀過原文的人,也能在最短時間內看懂重點。

想像一下,把一場 2 小時的冗長會議,濃縮成一份 5 分鐘就能看完的「重點總結」,這就是摘要的威力

最近超紅的 AI 摘要工具有哪些?

這幾年 AI 技術大爆發,也出現很多超方便的 AI 筆記或摘要工具。從大家熟知的 ChatGPT,到專門為摘要而生的 App 或硬體設備,選擇越來越多。

這些工具能幫我們快速處理大量文字,真的省下超多時間!不過也要記得,AI 畢竟不是人腦,有時候可能會誤解語氣或上下文。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讓 AI 當你的「隊友」,產出初稿後,自己再花點時間檢查、微調,這樣就能又快又準確!

誰最需要學會寫摘要?這 4 種人根本是必備技能!

在很多情況下,摘要能力都能讓你事半功倍。來看看你是不是也身在其中:

💼 職場上班族:製作會議記錄或客戶訪談
在商業場合,準備會議或討論記錄時需要摘要。創建高品質的會議記錄至關重要,以便所有參與者和利害關係人能夠達成共識並審查其內容。 總結會議紀錄時,需要明確闡述下次會議的決策、議題、行動等事項。 準確掌握演講者的意圖也很重要。與其簡單地逐字逐句地記錄,不如嘗試理解演講者言論背後的意圖和主張,並將其體現在總結中。

🎓 在校學生:回顧課程或講座內容
總結在學習中也扮演重要角色。當需要一次處理大量資訊時,例如在大學講座或在職人士研討會上,創建總結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在總結一堂課或講座時,有系統地組織講師強調的要點、圖表、問答等非常重要。 此外,透過關聯和整理多堂課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總結不僅限於一堂課,而是將一整個學期的知識系統化,都可以算是一種總結能力。

📚 研究生/學者:整理論文或厚厚的原文書
總結學術論文和書籍是研究活動和自學的必備技能。尤其對於研究人員來說,整理學術論文的要點並將其應用於自己的研究是一項常見的任務。 在總結論文時,重要的是要明確區分研究目標、方法、結果、結論等。您還可以透過記錄與研究主題的相關性以及可用於未來研究的要點來創建更有價值的總結。 在總結一本書時,不僅要了解要點,還要了解作者的論點和整體資訊。

✍️ 內容創作者/報告撰寫者:引用資料或撰寫報告
學術寫作需要總結現有的研究和文獻,並將其融入你的論點中。不僅要總結訊息,還要將其作為證據來支持你的論點。 在總結報告時,務必準確理解原文內容,並闡明其與自身論點的相關性。比較多個來源,整合不同的觀點和研究結果,將有助於你提出有說服力的論點。 同樣,對於論文來說,準確掌握原文的要點,並將其與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區分開來非常重要。你需要只概括必要的部分,而不扭曲原文的意圖。

抓重點四大步驟,寫出老闆也稱讚的專業會議摘要!

寫摘要不是憑感覺,跟著以下四個步驟,你也能做出專業又清晰的重點整理!

步驟 ①:先看整體架構,不要一頭栽進去

動手前,先花幾分鐘了解全局。

  • 文章:快速瀏覽標題、副標題跟目錄。
  • 會議:回想一下會議議程 (Agenda) 的順序。

先有大局觀,你才知道哪裡是重點,哪裡可以省略

步驟 ②:瘋狂抓重點,先求有再求好

針對每個段落或議題,用條列式的方式,把關鍵字、重要數字、結論、決議事項…通通抓出來。

💡 小訣竅:這個階段寧可多抓,也不要遺漏!因為事後要再回頭找更花時間。

步驟 ③:篩選真正重要的資訊

從剛剛抓出來的一堆重點中,開始「斷捨離」。篩選的標準,要看這份摘要的「目的」跟「讀者」是誰

  • 給主管看的:重點放在「決議事項」和「未來行動計劃」。
  • 給自己學習用:重點放在「核心觀念」和「不懂的地方」。
  • 給研究用:重點放在「研究方法」和「數據結果」。

問問自己:「如果拿掉這個資訊,會不會影響核心意思的傳達?」

步驟 ④:重新組合,寫成一篇通順的文章

最後,把篩選出來的精華,用有邏輯、通順的文字串連起來。盡量保持原文的論述順序,但要刪掉廢話,用更簡潔的詞語表達。

摘要的長度建議是原文的 10% ~ 30%,但這不是絕對,最重要的還是確保所有關鍵資訊都有被涵蓋到

PRO 級技巧:4 個訣竅讓你的摘要更清楚、更專業!

✅ 正確理解原文意思

撰寫摘要的關鍵在於準確地理解原文或演講的主旨。你需要理解作者或演講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不是只遵循表面的語言。

尤其要小心,不要將修辭手法、邏輯複雜的學術論文、帶有情緒色彩的會議發言等照搬,否則可能會使提綱與原意產生偏差。

概括需要理解原文內容的背景和脈絡。

✅ 避免歧義,使含義清晰

總結時,務必用具體清晰的表達方式取代原文中使用的字詞和抽象表達。盡量選擇清晰的詞語,以免讀者感到困惑。

例如,「許多參與者同意」這句話應該用具體的數字來表達,例如「20 名參與者中有 15 名同意」。此外,在使用「很快」這句話時,明確截止日期更為實用,例如「下月底」。

然而,過於清晰可能會給人留下與原意不同的印象。如果原文表達故意模糊,那麼在撰寫摘要時,請務必考慮原文意圖。

✅ 不要包含你自己的觀點或解釋

摘要是客觀資訊的彙編,因此不應包含主觀意見或個人解讀。這項原則必須嚴格遵守,尤其是在會議紀錄和學術摘要中。

一個常見的例子是,當人們加入諸如“可能是…”或“感覺像…”之類的猜測或意見時,這可能會扭曲原始訊息,所以要小心。

如果需要補充意見或說明,建議將其與摘要正文明確區分開,並標記為“摘要者註釋”,以便於區分客觀資訊和主觀意見。

✅ 保持文字的原始結構

在摘要中保持原有的結構和資訊流非常重要。依照作者預期的順序排列資訊有助於讀者理解。

但如果原文冗餘或內容重複較多,則可能需要適當的重組,保持主要邏輯流程,刪除不必要的部分。

懶人救星!AI 會議摘要神器「Plaud Note」實測評價

講了這麼多,老實說,手動做摘要還是很花時間… 🥲

所以,小編要來推薦一款最近在 PTT、Dcard 上討論度很高的 AI 錄音轉文字兼摘要神器 — Plaud Note

它到底有多神?直接實測給你看!

✨ 強大優點 1:錄音結束,逐字稿、摘要自動生成!

Plaud Note 最強大的地方,就是能把錄音轉文字、做摘要這兩件最痛苦的是「一條龍」全自動完成!

你只要錄下會議或上課的聲音,上傳到專屬的 App,幾分鐘後,熱騰騰的逐字稿跟摘要就直接送到你面前。以前可能要花 3 小時的工作,現在可能 10 分鐘就搞定,準確率還很高,連專業術語都能辨識!

✨ 強大優點 2:內建超多範本,會議、訪談、上課都好用!

Plaud Note的另一個吸引人的功能是其內建的模板功能,適用於各種場合。它提供超過 2,000 個模板,可讓您產生各種格式的摘要,例如用於會議、講座和訪談的摘要。

例如,會議範本會自動組織決策、討論重點和行動項目,而講座範本則會以結構化的方式呈現關鍵概念、範例和問答。

Plaud Note還具有自訂範本功能,可讓您建立原始範本。

自訂範本可讓您以針對特定場景和任務最佳化的格式建立筆記和會議記錄,一致的格式使組織和共享資訊變得更加容易。

建議在商務會議、訪談、錄製課堂內容等各種場合和應用中使用。

✨ 強大優點 3:獨家「Ask AI」功能,像請了個 AI 助理!

Plaud Note 配備了Ask AI功能,這功能超酷!在摘要或逐字稿產生後,你可以直接用問答的方式,叫 AI 幫你找重點。

  • 開完會,直接問:「最重要的決議是什麼?」
  • 上完課,直接問:「這個理論的應用案例有哪些?」

它就像你專屬的 AI 小助理,隨時幫你從龐大的資訊海中,快速撈出你最需要的答案。對於提升工作和學習效率,真的非常有感!

如何在 Plaud Note 中建立摘要?

使用 Plaud Note,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驟輕鬆建立摘要。
  1. 使用 Plaud Note 錄音會議、講座等
  2. 錄製完成後,連接到 Plaud 應用程式並上傳錄音。
  3. 該應用程式自動轉錄
  4. 轉錄完成後,會自動產生摘要。
  5. 如果需要的話,手動編輯
如果需要,您也可以變更摘要類型。

別再傻傻打字了!讓 AI 幫你高效處理資訊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掌握摘要能力,就是掌握了高效工作的鑰匙。
遵循「掌握架構 → 抓重點 → 篩選資訊 → 彙整成文」的四大步驟,你就能產出專業、清晰的重點整理。

當然,聰明工作的人更懂得善用工具!像 Plaud Note 這樣的 AI 筆記工具,能將整個過程自動化,讓你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結合 AI 的效率和你的專業判斷,絕對能讓你的工作和學習品質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