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會議錄音轉文字怎麼做?直接用 PLAUD + AI  錄音、整理一次搞定

手機會議錄音轉文字怎麼做?直接用 PLAUD + AI 錄音、整理一次搞定

手機會議錄音怎麼轉文字?使用 PLAUD NotePin 結合 AI,自動轉錄、摘要、列待辦,甚至生成心智圖,讓會議記錄一次搞定,輕鬆又專業。

 

這篇文章原刊載於 Apple Almond 本文僅作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很多人開會的時候會錄音,除了日後可以重聽以外,後續也可以打成逐字稿做紀錄,但是一兩個小時的會議中要重新找到重點、聽打成文字稿其實很花時間,這時如果能夠透過語音轉文字就方便許多了。

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在手機上把錄音轉成逐字稿,並搭配 AI 工具來快速完成會議記錄的整理。

iPhone 內建語音轉文字 + ChatGPT

其實 iPhone 內建就有語音轉逐字稿的功能,而且可以支援中文語音。

內建 2 種方式錄音轉文字

第一種,透過 iPhone 語音備忘錄,錄製完會議後,點開「逐字稿」的功能,就可以看到轉錄後的會議逐字稿。

語音備忘錄逐字稿示意

第二種,透過 iPhone 備忘錄,選擇「錄音」功能。錄製完後點開聲音檔案,一樣有「逐字稿」功能可以把語音轉成文字。

備忘錄錄音轉文字示意

將逐字稿丟進 ChatGPT 整理重點

將逐字稿複製起來並丟進 ChatGPT、Gemini 等 AI 工具,就可以要求生成大綱、摘要...等會議記錄重點。

實際上使用合適嗎?

透過這樣的方式,雖然可以透過手邊現有的 iPhone 以及免費的 ChatGPT 就完成會議記錄的重點整理,不用太多額外的花費,但是我自己覺得 iPhone 內建的語音轉逐字稿工具有幾個硬傷:

  • 太舊的 iPhone、iOS 無法使用逐字稿功能
  • 轉錄出來的逐字稿不易閱讀,錯誤率與缺句率較高
  • 所有動作皆需要手動處理

而且,如果經常有會議錄音的需求,或者是隨時隨地錄音的可能,透過 iPhone 錄音其實並不夠好用。

PLAUD + AI 錄音、整理一次搞定

如果真的有會議錄音需求,我反而覺得這個 PLAUD NotePin 比較好用,他就是小小一個像是眼藥水一樣大小的錄音裝置。而且重量只有 16.6 克,輕巧到有時候你會忘了有他的存在。PLAUD NotePin 正面照PLAUD NotePin 尺寸展示

這也是為什麼 PLAUD NotePin 確實需要支援「尋找」功能的必要理由了。

支援尋找功能示意

比 iPhone、錄音筆更方便

你說如果要另外準備裝置,那我就用錄音筆就好了,為什麼要用這個?

因為這個 PLAUD NotePin 可以搭配周邊的配件,變成領夾、項鍊、手環,讓你隨時隨地錄音,你的錄音筆應該沒辦法讓你夾在領結上、戴在手上吧。PLAUD NotePin 項鍊與手環穿戴示意

也因為可以隨身攜帶,就能夠避免要開會時忘記帶錄音筆的困擾,像我就覺得當成領夾或項鍊,不僅實用也蠻好看的。PLAUD NotePin 穿戴情境照

吵雜的環境也錄得清楚

因為可以隨時隨地錄音,所以像是有時候老闆約去咖啡廳開個點心會,這種很吵雜的環境下,PLAUD NotePin 可以透過高逼真度麥克風、波束成型演算法和 AI 語音增強技術,實現準確收音的效果。

搭配 App 一鍵搞定會議重點

除了可以隨身攜帶、到處可錄的優點,把 PLAUD NotePin 和 PLAUD App 綁定,會議結束關掉錄音後,自動會把錄音檔傳到 PLAUD App 裡面。

App 內的「轉錄」功能有多種 AI 模型可以使用,但通常我都是使用 Auto 自動,就可以把錄音檔在不到幾分鐘的時間轉錄成逐字稿。

甚至可以幫你辨識出不同的講者、分段。而且我發現 App 會去認聲音,例如我只要針對某一場會議設定過一次講者的名稱,之後會議的錄音在辨識講者之後,就會自動把這個人的聲音套用你設定過的名稱,而不只是顯示 Speaker。

這點一般的錄音工具真的做不到,會把所有的句子劈哩啪啦一口氣顯示出來,如果真的要閱讀大概看不到幾行就看不下去了。

然後可以再透過另一個「摘要」功能,將剛才轉錄逐字稿變成會議重點。

甚至連會議結束後要追蹤的事項都可以一條一條列出來。

甚至是做成心智圖,用結構化的資訊來檢視更清楚。

這樣在開會的時候大家就可以專心開會,不用一直做筆記、一直停下來等大家紀錄,可以讓會議更有效率,也節省時間。

會議結束後,會議重點與追蹤事項也搞定

在 PLAUD App 中還有一個我覺得很好用的「自動化流程」,一定要會善用這個功能才可以真的做到上面的「會議結束後、會議記錄都整理好了」。自動化流程設定畫面

你可以在 App 的設定中增加一個自動化模板,設定「當會議同步並且符合條件,就自動轉寫/摘要」,甚至「把會議重點傳給 XXX」。自動化轉傳設定介面

這樣子就真的是當會議結束後,你去上個廁所回來會議記錄就做好了,甚至也寄給了相關的同仁、主管,這個功能我覺得相當好用。不過前提是條件要設定的好,例如「當語音觸發詞為 '管理會議',那麼就寄給主管們」、「當觸發詞為 '編輯會議',那麼就寄給各位編輯同仁」。

補充幾個使用心得

PLAUD NotePin 和 PLAUD App 主要的使用方式以及好用的地方大概就是我上面說的這些,下面另外補充幾個重點。

轉錄語音要搭配三種方案

在 PLAUD App 中轉錄會議錄音是有分鐘數限制的,基本免費方案每個帳號每個月有 300 分鐘,再上去還有 Pro 方案和 unlimited 方案,轉錄的分鐘限制是 1200 分鐘和「無限」。

如果是經常開會的話,我覺得也未必要買到「無限」的方案,但至少升級 1200 分鐘的方案用起來會比較無後顧之憂,而且還可以解鎖 Ask AI、專業總結範本、概覽分析等高階功能。PLAUD 方案比較表

其他逐字稿工具方案更好嗎?

其實除了 PLAUD 以外,還有其他逐字稿工具,也同樣也轉錄的限制、免費分鐘數的優惠,有些提供每段影音前 3 分鐘免費,有些提供一次性點數...等,大家或許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比較看看。

5款超好用的AI轉文字工具介紹:👉請點擊此處查看

電量與容量

PLAUD NotePin 雖然小小的一個,但是可以連續錄音 20 小時、待機 40 天,基本上不用太頻繁充電,但這也可能沒注意需要充電結果用到快沒電,這點還是要注意,不過就算真的忘記充電但又需要錄音的話,一邊充電一邊錄音也是可以的。

此外,PLAUD NotePin 本身的容量有 64GB,已經同步到 App 的錄音檔也會從 PLAUD NotePin 本體上刪除,所以這 64GB 幾乎是用不滿,這部分不用太擔心。

通話錄音

如果說是要通話錄音的話,PLAUD NotePin 也不是不行,電話開擴音出來就可以錄音了。但如果要通話錄音,我反而推薦 PLAUD NOTE,他可以磁吸在手機後面,而且不用開擴音就可以把電話裡的聲音錄得很清楚,避免一定要開擴音的尷尬狀況。PLAUD NOTE 通話錄音展示

資料隱私與安全性

所有傳到 PLAUD App 內的檔案、轉錄、摘要的音檔,都是採用端到端加密處理,而且這是有 SOC 2 以及 HIPAA 的認證。

HIPAA 是美國的《健康保險可攜與責任法案》,訂立了嚴格的規範,來保護個人與敏感健康資料的隱私,就連 ISP 大廠 Cloudflare 也同樣採用 HIPAA 的標準在處理隱私個資。而 SOC 2 則是在針對「安全性」、「可用性」、「處理完整性」、「保密」、「隱私」這些控管流程做認證。資料安全標章與架構示意

此外,PLAUD 團隊也強調他們的資料都是儲存在美國的 AWS 亞馬遜雲端服務上,因此中國政府無權存取上面的資料。所以在使用上倒是不用擔心會有隱私或是重要會議內容被竊聽、外流的風險,因為就連 PLAUD 內部也讀不了我們的音檔內容。

PLAUD + AI:一站式搞定錄音、重點

整體來說,透過 PLAUD NotePin 或是 PLAUD NOTE 錄製會議、對話其實比 iPhone 更好用,不只是因為他更輕巧,而且好攜帶,搭配項鍊、手鍊、領夾配件更可以做到隨時隨地錄音的高可用性。

此外,PLAUD App 提供的轉錄功能,可以用 AI 模型快速把音檔轉為逐字稿,並生成摘要、追蹤清單,甚至是化成心智圖的結構化模式,可以一目瞭然的由上到下檢視所有的討論事項。

如果有會議錄音需求的話,PLAUD NotePin 或是 PLAUD NOTE 真的是一款推薦的好用工具。